(通讯员 李妙君)为系统评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精准对接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2025年9月6日,龙8-long8(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龙8-long8(中国)唯一官方网站软件工程系在实2-408教室组织开展了“评估导向型”课程磨课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课堂教学评估指标落实”为核心,通过“课程展示-量化评估-靶向改进”的闭环流程,重点检验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学生中心度”“产出有效性”及“持续改进潜力”,为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积累实证数据与优化经验。
本次磨课以《Android综合应用开发》《鸿蒙应用开发》《JavaEE综合应用开发》《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各教师均紧密围绕“学生能力达成”设计教学环节,同时主动对标评估要求优化内容。

刘河老师在《Android综合应用开发》中,以“约束布局计算器”为项目载体,教学目标明确对应毕业要求中的界面设计与多设备适配能力。课堂通过需求分析组织学生讨论计算器功能,技术拆解详细讲解XML布局属性,实战演练通过商品列表与注册表单案例演示,成果展示安排学生互评界面效果,四环节推进全程嵌入多分辨率适配测试任务,引导学生从功能实现向优化适配进阶,注重培养可视化界面构建与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界面自适应与多分辨率适配的核心技法。
罗良夫老师在《鸿蒙应用开发》中,聚焦“鸿蒙组件原理与应用”,教学目标紧扣分布式系统认知与工程化开发思维。课程以“即时通讯应用界面开发”为例,通过组件拆解逐层演示Button、Text等组件的事件响应机制,布局对比分析DirectionalLayout与StackLayout的样式差异,实战任务指导学生设计聊天窗口交互逻辑,引导学生掌握构建现代化UI的核心方法,强化工程化思维与敏捷开发能力,提升学生对鸿蒙应用界面开发的实际操作水平。
同一门课程的潘鹃老师以“用户认证模块”开发实践为载体,教学目标对应分布式协同能力与隐私保护意识。课程通过技术引入介绍HarmonyOS统一认证框架原理,场景模拟模拟跨端购物应用的多设备登录需求,任务实操指导学生实现账号同步与权限控制,特别设计隐私漏洞找茬环节,引导学生检查示例代码的安全缺陷,注重强化隐私保护设计与跨端开发思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分布式身份认证机制,培养隐私保护设计与多设备协同开发的专业能力。
黄珊珊老师在《JavaEE综合应用开发》中围绕“后端分页列表”技术点,教学目标直接关联数据库优化能力与分层架构设计能力。课程以“企业级用户管理系统”为真实场景,通过问题导入提出传统加载慢如何解决的问题,分层拆解详细拆解DAO层数据查询、Service层分页逻辑、Controller层接口返回的职责分工,性能对比分析传统加载与分页查询的差异,引导式教学课后布置延伸任务,要求学生设计分页查询功能并说明优化思路,注重培养学生高效数据处理与分层架构设计思维,强化学生数据库优化意识与分层架构设计能力。
阮靖琳老师在《网络空间安全》课程中,以“古典密码体制”为切入点,教学目标聚焦密码设计逻辑与脆弱性分析能力。课程通过算法演示演示凯撒密码位移规则、仿射密码线性变换等经典算法,实战演练组织学生进行英文字母频率统计并尝试破译密文,小组挑战安排学生设计简易替换密码并互相破解,互动教学引导学生从密码设计到破译方法的双向思考,培养密码系统逻辑漏洞识别与基础防护方案设计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密码体制的基本设计思想与破译方法。
王贤老师在《数据结构与算法》中以“栈的应用实践”为课程核心,教学目标紧扣“逻辑抽象能力”与“算法实现能力”两大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围绕栈“后进先出”特性,按照问题导入、原理剖析、实践演练、总结拓展的递进式教学流程展开:先分析浏览器前进后退功能实现逻辑,再结合生活案例类比栈的存取规则,随后指导学生编写代码实现简单括号匹配算法,最后引导学生思考栈在表达式求值、函数调用栈等场景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栈的本质特征,掌握入栈、出栈、判空等基本操作及典型应用开发方法,注重培养将抽象数据结构与实际问题建模相结合的能力。
齐丽媛老师在《.NET综合应用开发》中,以“基于Web的天气预报程序”为实践载体,教学目标对应“接口调用能力、数据交互能力、动态前端开发能力”三大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按“实时天气数据获取—前端动态展示—异常处理优化”完整业务流程展开:先分析用户查询天气的需求痛点,指导学生用AJAX异步加载JSON天气数据并完成温度信息动态渲染,最后引导学生思考扩展7天预报、空气质量指数等功能。通过场景导入、技术拆解、实战演练、总结拓展的递进式教学,帮助学生掌握Web动态应用开发全流程,重点培养接口调用规范、数据可视化及异常处理综合开发能力,使其能独立完成从数据获取到前端展示的完整功能模块。
在磨课结束后,教师们围绕“评估指标落地难点”“跨课程协同优化”“技术实践与理论融合”三大方向展开了深入讨论。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深度不足”“技术工具应用与真实场景脱节”等问题,教师们提出可通过“分组任务卡”“企业案例库动态更新”等方式改进;针对多门课程中重复出现的技术点,教师们计划联合开发“跨课程项目案例包”,推动知识体系连贯性;针对部分青年教师“课堂节奏把控”“即时反馈引导”等薄弱环节,骨干教师分享了“关键提问设计”“错误案例复盘”等实操经验。系部表示,后续将把本次磨课形成的改进策略纳入常态化教研,通过“每月专题研讨+每学期综合评估”持续优化教学设计,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奠定坚实基础。
软件工程系主任张宏升在总结中建议教师后续教学进一步巧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与案例对比结合,深度挖掘智慧树平台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引入企业级接口调用实战视频、行业技术文档,持续琢磨教学环节衔接逻辑与学生思维引导策略,着力打造更具启发性和实践性的高效课堂,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核心能力。
本次磨课活动锤炼了教师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能力,为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积累了扎实的实践经验。软件工程系将以此次磨课为新起点,持续完善常态化教研机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系统推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